“来,同学,测量一下体温,消消毒!”“登记一下。”“没事,都会过去的!”…… 对于走进隔离楼的学生,这是长春科技学院学生公寓21舍舍务老师孙秀丽关心最多问题。她说:“学生的年龄跟我女儿岁数差不多,甚至还要小,父母不在身边,又遇上突发疫情,都是孩子,难免紧张恐慌,多叮嘱几句,能让他们心安一些。”

2月28日,学生开学,按照疫情防控规定,长春科技学院及时对从疫情城市返回的学生进行隔离,孙秀丽被派去负责隔离宿舍管理。
高校的舍务工作看似比较轻松,但是涉及学生日常生活,吃、喝、拉、撒、睡面面俱到,哪一个环节处理不好,特殊时期就会引起连锁反应,事关长科声誉。孙秀丽边干边学,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渐渐的就摸出了规律,方便了学生。
8日开始,疫情在长春多点爆发,随之双阳也出现了疫情,防控形势日趋严峻,隔离学生人数不断攀升,孙秀丽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量不断加大。
“我是一名舍务老师,一朝入长科,便是长科人,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每一个学生是我份内的事。我会站好自己的岗。”孙秀丽说。
勇敢的长科人没有退缩,在经历短暂焦急、不知所措之后,孙秀丽积极调整心态,毫不犹豫地投入到校园保卫战中,舍小家顾大家,认真做好本职工作。面对疫情,她勇敢前行;面对困难,她知难而进。服务学生,知心贴心;完成工作,不打折扣。
从早到晚,忙忙碌碌,登记,打扫,消毒……这便是孙秀丽的一天,尽管岗位普通平凡,但她用充满烟火味的付出给长科学生带去了温暖,犹如一朵迎风绽放的铿锵玫瑰,芳香师生。
站好自己的岗,关注每一位同学的身体状况,全力帮助每一位同学,是孙秀丽坚守的责任。由于疫情突发,隔离地点所在楼是一栋新建的宿舍楼,还没有正式投入使用,没有安装热水器,孙秀丽就告诉有吃药或急需开水的同学随时联系她予以解决。3月9日,621寝室李妍同学身体不舒服,她知道情况后第一时间把药和开水送到寝室门口并耐心询问情况,处理完已是晚上十点多。
随着长春疫情多点频发,校园防控形势严峻复杂,防控难度大。长春科技学院根据校园防控要求实行封闭管理,及时调整后勤饮食人员定点居住,孙秀丽也承担了对这些人员的管理。由于餐饮工作需要,食堂人员早上3点出去预备食材,晚上11点左右陆续回来休息,需要频繁的开门,锁门,根本不能按时休息,每天的睡眠时间仅有四个小时。同时,隔离学生数量不确定,需要每天登记造册,分发寝室钥匙,马虎一点就会出现差错,加之寝室内物品时有损坏需要协调解决,孙秀丽忙得团团转。

面对这种情况,孙秀丽没有抱怨,能多做一点就多做一点,全身心的投入,精心做好每一份工作,看到有时候物业忙不过来,就亲自上楼修理漏水和电灯照明问题,解决燃眉之急。每天她还配合校医务人员进行全楼消杀工作。看到为学生提供服务的志愿者不熟悉服务对象,就主动协调和给予帮助。见到志愿者辛苦,就热情招呼进值班室休息,喝上一口热水,把门卫室变成志愿者的休息室。
山海相连,情真意切。“我也知道有些事情不是我的本职工作。我多干一点,别人就能抽出时间干其他重要的事,同学们也能安心一些。我要尽量做得最好,让他们感受到我的关怀。”孙秀丽擦了一下额头的汗水说。

学生在朋友圈里写道:“虽然疫情来得突然,但学校各方面的管理都让我们感到安心,宿舍楼里定期会有人来消毒,宿管人员也热心关心我们,我们在长科,挺好的。”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战疫期间,长春科技学院涌现出许许多多可爱、可敬的人,孙秀丽仅是其中的一员,她们把独特的细腻与温柔融进了日常工作里。用一颗跃动的心,完成了爱的传递;用暖人的关怀提升温度,用朴实的行动直击人心,用爱的光点亮了抗击疫情的丝丝烛火,传递出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情,汇聚成一股磅礴的长科力量,让校园变得格外温暖。爱,是疫情笼罩世界里的一束光,谢谢你,长科人!谢谢你,每一个默默付出的人!
3月15日,长春天降大雪,望着飘落的雪花,孙秀丽说:“云开雾散,再冰凉的雪也会融化的,雪后的世界一定是清新的,疫情终会过去!”
长科加油!长春加油!吉林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