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课程开出与资源情况
2022年3月21日至3月27日,学校计划开课1415门次,实际开课1412门次,课程总体开出率为99.79%(见图1,3门课程因任课教师前往疫区支援而暂停)。在已开出的课程中通识基础课程65门次(16门),专业类课程1347门次(811门)。教学大纲、在线作业、教学课件、阶段测试均达到100%,电子教案、教学案例完成率达到100%。

(图1:线上教学第三周课程开出情况)
教学平台使用与利用情况
平台使用呈现“一主多辅”的特点,即以超星“一平三端”课程平台为主的学习平台,该平台的使用课程门数1089门次,使用率达到52.18%。同时辅以智慧树、学堂在线、钉钉、腾讯、中国大学MOOC网等11个线上教学平台。学校教师日访问量约为94508次,教师使用稳定。教师的行为多集中于课程内容的建设。发布活动52670次,作业是最受我校教师欢迎的教学功能,作业批阅量在不断提高。

(图2:教师利用各种平台上传教学资源曲线图)

(表1:线上教学第三周教学平台资源利用情况统计表)
学生参与与线上互动情况
学生课堂参与程度较高,总体达到61.90%(见表2所示),互动多为一对多,以师生互动为主。互动方式中签到、线上答疑、问题讨论、课题测试、作业评阅反馈的使用频次较高,教师根据课程性质和教师教学特点,互动方式组合与结构因人而异。

(表2:线上教学第三周学生参与情况统计表)


教学质量保障情况
学校在集团、学校、分院三级线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保障下,教学运行状态良好。根据线上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总体需求,教务处以对各分院、学院督导、校督导进行了账号功能分配,在下周可以全面进行线上督导工作。

各教学部门线上教学典型做法
1. 生命科学学院、视觉艺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军事体育部举办文艺晚会、画展、辩论赛和手势舞等形式丰富了静态管理下的文化生活。
2. 医药学院、语言文化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基础部开展了线上教学案例分享活动,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思路、新思想、新方法。
3. 马克思主义学院本周进行了《战“疫”中的感恩与奉献》线上宣讲。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完善线上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方便学生学习和认知。
根据线上教学特点和学生知识获取渠道的多样化,学校将进一步要求教师不断完善线上教学资源,特别是在预习、作业、测验、课后作业、知识延伸等教学环节的组织设计上,要做到内容更加充实、饱满。
(二)进一步丰富学生日常科教文卫活动,保持学生学习热情。
按照学习规律,引导任课教师改良线上教学过程的组织设计,寓教于乐,注意调节学生的学习热情。要继续组织辅开展积极有效的学生线上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保持住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求知热度。
(三)进一步完善线上教学管理与监控,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机制。
学校将根据线上教学质量评价相关机制,利用校院两级质量保障队伍和各种渠道,加强对线上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反馈,并做好持续提升,确保线上教学质量的长期高效。
(四)进一步加强线上教学学生情感投入,围绕学生的学习做好服务和管理。
教师更需重视对学生的情感关怀,积极研究符合学生“居在寝室”特点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活动内容,强化教学组织与线上课堂管理,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人文教育、情感沟通和家国情怀的有机融入,细致入微的去关心、关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