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始料未及的疫情是大学生心理成长的鲜活教材以及对大学生心理委员的考验,如何帮同学们学习在疫情压力中克服恐慌和焦虑;在危机时刻,如何耐心倾听守望相助,做他人心理健康的守护者;在有限的空间内,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
在疫情袭来的这段时间,作为智能制造学院心理工作学生负责人李静怡展开了行动,发挥好互助作用,保持自己的角色意识,与其他班委形成工作联盟,积极主动温暖同学、安抚同学的心理压力。
及时掌握同学的身心健康状态
她充分发挥各班级心理委员的信息前哨作用,主动关注班级同学的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向辅导员、心理专干老师或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反馈,以便同学们可以获得及时的帮扶和干预。

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在此期间,她积极协助学校、老师向同学们宣传疫情防控期间疾病防控知识和心理防护知识,并及时积极地将学校的心理援助热线和权威的心理支持信息发布给大家,辅助学校做好疫情期间的信息宣传工作。
为了安抚大家焦虑的情绪,她主动营造班级群里的“祥云”,分享积极、有趣、有意义的文章、音视频、书籍、健身软件等来帮助同学们克服疫情期间的心理难关。

组织开展心理委员培训
从学生心理困扰出手,作为智能制造学院心理委员负责人,李静怡分析了当前特殊时期,同学们可能会遇到的心理问题,如时间焦虑、拖延症、对疫情的恐慌、健康问题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她组织开展了线上心理培训,通过线上交流了解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去帮助同学们调节身心状态,提供良好的心理安抚和帮助。

开展心理互助工作
为减轻疫情对同学情绪的影响,李静怡同学主动关心同学的学习和生活,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对有明显情绪不安的同学,一对一沟通,给予安抚或建议其求助心理热线咨询,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对可能造成班级群里不安的情绪及消息,及时予以澄清和引导。

心理测试科学把控
心理委员的防疫工作更要注重科学,因此她在智能制造学院二级辅导员赵雪老师的指导下与各班心理委员组织了心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科学把握同学们防疫期间的心理状况,以便为同学们更加准确的提供正确的心理安抚和帮助。

疫情之下,心理委员应以科学为准绳、不信谣、不传谣,积极传播正能量,切实帮助班级同学们维护自身身心健康,有效应对因疫情引起的心理困扰,提升心理适应水平。希望同学们也能互帮互助,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