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专业特邀王英教授来学院做学术报告

来源:生命科学学院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2-11-06

    为提高学院师资力量,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特邀王英教授在第四教学楼513室开展学术报告活动,学院生物工程专业教师以及学生参加活动。

 

 

    王英,女,1976年出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研究生导师,吉林大学作物学专业系主任,吉林省遗传学会理事。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2015-2016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普渡大学农学院研修。长期从事大豆分子育种、大豆株型性状遗传发育研究。主讲《生物统计学》《植物分子遗传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外语》等课程。主持及主要参与课题:大豆生育期相关基因的精细定位与克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豆生殖生长期性状相关基因的精细定位(教育部博士后基金)、营养功能型转基因大豆新品种培育的“高油及高含硫氨基酸转基因大豆新品种培育”(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子课题)、大豆MYB转录因子基因对大豆异黄酮合成调控的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等。公开发表SCI论文20余篇,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成果1项,参与完成大豆新品种选育2个,参与申请发明专利5项。

 

 

    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地,是最早驯化并种植大豆的国家,栽培大豆至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让我们深刻了解到了大豆的“前世”和“今生”。让我们在掌握大豆生物学特性的同时,了解它的驯化历史、传播及分子生物学基础,并从科学的视角重新审视,让师生看到了不一样的大豆。

    报告完毕后,王英教授同教师、学生对栽培大豆基因的进化,大豆基因定位,大豆的生理特性等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通过交流让师生深刻认识到,大豆育种技术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学生,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书本的知识还是有限的,王英教授的学术报告活动给我们提供学习的平台,进一步拓展我院学生的学术视野,对我院师生专业知识的提高具有不菲的帮助。希望学院师生能对本次学术报告活动认真总结,将好的经验运用到实践当中,厚植专业底蕴,提升专业能力。(学生记者:慈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