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科就业风采 | 语言文化学院张贺亮

来源:就业指导中心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3-04-19

    张贺亮,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讲师。现任长春科技学院语言文化学院学工办主任、分团委书记,2015年8月开始从事辅导员工作,躬耕辅导员岗位八年如一日,始终追寻“向着光,追随光,成为光,散发光”的人生信仰,工作中致力于“扣扣子”,勇于“担担子”,乐于“钉钉子”,始终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作为辅导员工作的价值归宿,努力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守护者、指导者和摆渡人。

 

 

    一、优化协调联动,提高学生就业“应变能力”

    张贺亮老师在指导学生就业工作中,始终耐心负责,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首先他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就业规划,帮助学生分析专业定位和自身价值,并结合就业形势和市场需求,定制属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计划书。其次他与就业办紧密联系,与学院领导班子深入企业,走访用人单位,主动了解市场需求、寻求实习机会。他还鼓励学生进行实习,积累工作经验,丰富实践经历,并且实时跟进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通过以上措施,不断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增强求职指导的实效性、提升学生就业“应变能力”。

 

 

    二、强化思想引领,提升学生就业“防寒能力”

    为做好就业工作,张贺亮老师积极打造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主动占领网络“新阵地”、以“智慧就业”为目标,依托学院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全面掌握毕业生求职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调整就业指导服务的工作重心,科学研判,提早介入,将就业工作前置,解决苗头性、潜在性、倾向性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同时鼓励学生敢于服务基层、勇于回报社会、乐于奉献祖国中砥砺前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芳华。他把做好就业帮扶与开展好学生思想价值引领相结合,有针对性增强学生应对求职的“防寒能力”。

 

 

 

    三、聚焦重点群体,增强学生就业“抗挫能力”

    面对持续递增的就业人数、个体求职中的遇到的困难挫折等,学生群体中紧张、忧虑、恐惧等情绪忐忑波折,此时有针对性的分类指导便是一剂良好的稳定剂。学生宿舍作为学生生活学习的第一线,张贺亮老师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学习心理学、就业方面的知识,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进宿舍摸清学生诉求,一对一进行谈心谈话,重点关心关注考研失利群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心理问题学生群体的就业目标设定与调整,建立学生就业档案。细化对于学生的心理关怀,开展挫折教育,帮助和引导学生正视困难、正确面对挫折、消除不稳定情绪、积极调适自我,以良好乐观的心理状态开展求职、就业活动,缓解就业焦虑感,增强学生就业“抗挫能力”。

 

 

    面对当前的严峻的就业形势,一直奋斗在学生就业工作第一线的张贺亮老师想借此机会对即将毕业的同学们说:“当代大学生要清楚目前的就业形势,要认识自我,积极进取,完善自己,培养良好的心态,主动积极地去就业,适应社会,懂得在竞争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充分利用人际关系网,转变就业观念,希望每一位同学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开启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