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技术在口腔牙槽外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探究虚拟现实技术在口腔牙槽外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校收治的 80例口腔牙槽外科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计算机软件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 施常规教学,观察组实施虚拟现实技术教学。对比两组的教学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教学成绩较 之对照组,有明显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教学满意度较之对照组,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价值 (p<0.05)。结论:虚拟现实技术在口腔牙槽外科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学校学生的教学成绩,并促进教学满 意度的进一步改善,值得推荐。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口腔牙槽外科教学教学满意度应用
随着科技技术以及文化水平发展,人类健康事业对医 学专业人员培养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教学模式也有巨大 变革[1] 。口腔牙槽外科教学是医学教学的一项基本科目, 其主要负责为学生提供口腔牙槽外科教学服务。虚拟现实 技术是新时代产生的一项新技术,目前其在临床教学中获 得广泛实践[2] 。本次将收治的口腔牙槽外科学生作为研究 对象,对其实施常规教学以及虚拟现实技术教学,进一步 探索虚拟现实技术在口腔牙槽外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现 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将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校收治的80例口腔牙槽 外科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计算机软件将其分为对 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 龄19岁~21岁,平均(20.00±2.36)岁;观察组男20例、女 20例;年龄19~20岁,平均( 19.95±2.78 )岁;将观察组以 及对照组常规资料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可参与 比较。纳入标准:签订同意书,愿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 准:认知功能障碍人员以及拒绝配合人员。
2.方法
对照组:常规教学
常规教学就是对进行课堂教学,将口腔牙槽外科知识 教授给,并对课堂教授成果进行提问,并定期开展相关考核,了解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进度,进而改善教学内容。
观察组:虚拟现实技术
在口腔牙槽外科教学中用到虚拟现实技术,首先需要 创建虚拟三维仿真模型,需要预先安装虚拟现实系统,记住依据系统中的各项基本操作对牙体与各个的解剖形态, 并对透视骨内神经等结构进行全面观察,了解教学基本内容。通过不同类型患者的虚拟三维模型了解各类阻生情况,从各个角度对阻生牙齿的骨内深度以及前倾角度与周 围组织关系进一步分析以及探究,这对口腔牙槽外科教学效率提升有一定帮助。依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拔牙方法, 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经验。另外,可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教授
神经、肌肉及腺体等软组织在口内的走行及分布情况,并能将虚拟三维模型与 CBCT、断层 CT 等其他影像对应,辅助开展医学影像学层面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教 学成本,
教学设计中可以用到虚拟现实技术讲述口腔牙槽外科教学相关内容,例如在讲述阻生牙拔除课程中首先需要进 行教学设计,用到该技术创建虚拟的教学模型,进而使得 学生掌握阻生牙本身的形态大小、牙根数目和邻牙关系,进而对拔除患牙过程中邻牙和骨组织阻挡程度进行预先评估,精准粉细患牙阻力。同时还需要对患者周围重要神经 与组织位置进行预先测定,最终选择好针对性较强且科学 的拔牙方法,进而为制定科学的而教学方案提出基础的参 考依据。
教师在三维模型展示过程中需要展示教学过程,还需 要与软组织二维图片结合将翻瓣、转瓣、缝合的过程详细 讲解,进而展现出口腔牙槽外科教学中的手术操作区别以 及注意事项。
之后对教学情况进行考核,主要考核的项目有牙挺识 别、牙签使用、辅助器械识别、牙签使用、模拟拔牙、牙 签识别,通过考核结果明确教学基本进度以及效果,将其 作为下一步教学的参考。
3.检查指标
3.1教学成绩。
教学成绩主要考核的项目有牙挺识别、牙签使用、辅 助器械识别、牙签使用、模拟拔牙、牙签识别,考核标准 分别是10分、15分、20分、15分、30分、10分。
3.2教学满意度。
教学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以及不满意。教 学满意度是非常满意占比率与一般满意占比率之和。非常 满意标准:80-100分;一般满意:50-80分;不满意:低于 50分。器械识别、牙签使用、模拟拔牙、牙签识别考核成绩)以及计数资料(教学满意度)。计量资料( ±s)、计数资料 行t检验、x2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二、结果
1.两组的教学成绩
观察组在不同层面考核成绩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价值(p<0.05),如表1
2.两组教学满意度
观察组教学满意度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如表2。
三、讨论
我国口腔健康意识正在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但是人口 老龄化导致居民对口腔医生需求增加,培养合格口腔医生 成为目前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医学专业特性决定口腔医 生培养需要经历复杂的过程,主要有医学理论课程学习、临床前实践学习和临床实习[3] 。口腔牙槽外科教学是医学 教学基础科目,其属于口腔专业,在口腔挖槽外科教学中 学生能够获得专业的口腔医学知识,但是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期间针对不同形态以及类型牙齿在在下颌骨内 表现需要依据相关外界辅助自我想象,且教师在教授知识 过程中一般会用到录像以及照片,由于手术本身遮挡以及 描述可能存在漏洞,导致学生在学习手术操作过程中有巨 大难度,影响的考核成绩。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新时代的创新技术,主要是用 到计算机创建三维虚拟环境之后,通过各种穿戴式交互传 感设备为提供有效反馈,可以在虚拟环境中通过视觉、触 觉以及听觉感受教学过程以及各项操作等。该技术最早用 到的美国军方作战系统,之后逐渐被用于现代社会各个领 域。有研究证明虚拟现实技术用到的内窥镜技术模拟器, 可以将手术错误率极大程度的降低。也有学者认为虚拟现 实技术在临床教学中可以为口腔医学专业以及口腔医生带 来极大帮助,均证明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上尤其是医学教 学上具备较好应用前景。
在口腔牙槽外科教学中,临床前模拟手术操作相关 内容较少,但是在其中用到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其弥补不足,学生拥有了无风险临床前学习机会与真实视觉、触觉
体验。用到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对教学中相关内容进行反复练习,可加深对口腔压槽外科知识的深层次了解,可提高 的手术操作技能以及心理素质,也可以将来不良事件发生 率降低。依据虚拟现实技术也可以学习手术设计的基本思 路,对手术方法掌握更加熟练,能够做到心中有手术,将学习关键以及核心进一步关注,促进对手术学习效率提升。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教学成绩较之对照组,有 明显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看出虚拟现实技术在 口腔牙槽外科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提高牙挺识别、牙签使用、辅助器械识别、牙签使用、模拟拔牙、牙签识别的 考核成绩。多是因为虚拟显示技术在口腔牙槽外科中的应用,通过创建的虚拟现实系统,进一步让掌握牙挺识别、牙签使用、辅助器械识别、牙签使用、模拟拔牙、牙签识 别等内容,并加强实践以及操作,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关注的学生学习进度,并纠正其中的不足,进而提升的考 核成绩。
观察组教学满意度较之对照组,差异明显,差异有统 计学价值(p<0.05)。可以看出虚拟现实技术在口腔牙槽外 科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教学满意度。主要是因为虚拟现实技术在口腔牙槽外科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在虚拟技术中学习到更多的口腔牙槽知识,并在教师的教学指导下, 将疑问解除。通过教师与在教学中的互动,提高对口腔牙 槽外科知识的进一步掌握,进而提高教师以及之间的信任 度以及关系质量,促进教学满意度的提升。
综上所述,虚拟现实技术在口腔牙槽外科教学中的 应用,可以改善教学满意度,并提高的牙挺识别、牙签使 用、辅助器械识别、牙签使用、模拟拔牙、牙签识别成 绩,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亓文婷,潘剑, 包崇云,刘显.虚拟现实技术在口腔牙槽 外科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12):19-21.
[2]贾婷婷,王凤泽,赵睿,乔波,郭斌.混合现实技术在 口腔医学中的应用进展[J].精准医学杂志,2019,34(6):553- 555+560.
[3]程杰,汤炜.增强现实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 现状及展望[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20,13(8):506-509.
作者介绍

孙晓旭, 讲师,毕业于滨州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
本人获奖情况:
2020年指导学生在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省赛--铜奖,同时并获得“优秀指导教师”。2020年获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2021年获得“口腔修复体制作工4级证书”。在2022年参编并出版主讲专业核心课程《口腔组织病理学》。在2023年考取口腔主治医师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并获得口腔专业临床中级职称。在2023年长春科技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第二届青年教师讲课大赛获得“二等奖”。在2023年-2024年度获得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合格证书。在2023年获得长春科技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讲课大赛“三等奖”。2023年度工作中被评为“优秀教师”称号。2024年度在第一届技能文化节暨职教活动月大赛中,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2024年获得“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证书。2024年获得长春科技学院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讲师)职称。在2024年度就业工作中被评为长春科技学院“就业工作优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