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筑梦
实践起航
离开时
故乡是征途起点
归来时
我们是家乡新篇的执笔人
暂别校园的象牙塔
带着知识与热忱重返故土
以青春笔触
绘就乡村振兴的斑斓画卷
为家乡的发展添一抹属于我们的光
23级护理学七班魏思涵

实践单位:共青团濮阳市华龙区委
实践职位:志愿者
实践感悟
“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在这个意义非凡的假期,我响应号召积极投身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经历,不仅让我走出校园的象牙塔,更让我在服务家乡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个人成长与家乡发展紧密相连。
初入团委办公室,我便被这里紧张而有序的工作氛围所感染。在工作人员的悉心指导下,我迅速熟悉了基本业务流程,开始协助处理一些基础事务。从文件整理、资料录入,到分配学生社会实践岗位,每一项任务虽看似琐碎,却都关系着政务服务的效率与质量。在此期间,我踊跃参与了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1月5日和2月20日,我们为华龙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全省第十五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现场提供礼仪志愿服务。在志愿过程中,我主要负责活动现场的礼仪接待和指引工作。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了礼仪在社交和公共场合中的重要性。同时,我也对华龙区的政治生活和“三个一批”项目建设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政协会议期间,我有机会近距离观察政协委员们的讨论和决策过程,感受到了他们为地方发展积极建言献策的热情与责任感。作为大学生,我们也有责任关注社会、参与公共事务,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月25日至2月10日,我参与了濮阳市华龙区2025年度春节灯展保障集中行动,协助濮阳市蓝天救援队在戚城公园新春灯展进行巡逻及维持秩序等安全执勤保障任务。春节灯展作为传统节日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仅展示了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更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也更加珍惜和尊重我们的民族文化。

2月11日至2月12日,我主持了元宵游园会志愿活动,并引导学生进行游戏互动、协助非遗传承人做好宣传工作。这次志愿活动不仅加深了我对元宵节历史、习俗的了解,还感受到了中小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在宣传过程中,我协助传承人老师向参与者们介绍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独特技艺和文化价值,进一步增强了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也激发了我对非遗保护工作的热情。
通过在团委办公室为期一个多月的实践,我不仅对政务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还在与他们共事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更收获了宝贵的工作经验和人生感悟。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返家乡实践虽已结束,但它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责任的种子。未来,我将带着这份责任,以躬身实践赓续乡土文脉,在服务他人与建设家乡的共振中,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赤子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