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中秋 团团圆圆
放假通知
9月29日至10月6日放假
共计8天
10月7日、10月8日
正常上班、上课
中秋节传统习俗
暑去秋来,秋意渐浓,又到一年一度阖家团圆的中秋节,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表达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还带有祈盼丰收、幸福之意。
中秋有燃灯的风俗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
饮宴赏月的习俗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
“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魄圆,故曰中秋。”
中秋传说之——嫦娥奔月
传说嫦娥本是后羿之妻,后羿射下9个太阳后西王母赐其不老仙药,但后羿不舍得吃下,就交于嫦娥保管。后羿门徒蓬蒙觊觎仙药,逼迫嫦娥交出仙药,嫦娥无奈情急之下吞下仙药,便向天上飞去。当日正是八月十五,月亮又大又亮,因不舍后羿,嫦娥就停在了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从此长居广寒宫。
后羿回家后心痛不止, 却又无可奈何,于是每年八月十五都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对着月亮与嫦娥团聚。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传说之——吴刚伐桂
吴刚登上月宫折桂,据唐代小说《酉阳杂俎》中说,是因为西何人吴刚修仙犯了错误,才罚他去伐月中的桂树。这桂树随砍随长,永远也砍不断。李白在《赠崔司户文昆季》一诗中写道:“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

月圆总有星相伴
人圆总有家相随
中秋佳节
祝大家阖家团圆
幸福美满,诸事顺遂
身体康泰,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