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返乡
实践铸魂
“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书斋的墨香
融不进故土的芬芳
行囊裹着期盼
奔向久违的街巷
用青春的热忱
描摹家园新样
每一步
都叩响憧憬的诗行
23级眼视光学1班丁梓恩

实践单位:商丘市睢阳区税务局古城税务分局
实践项目:档案整理、税法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
实践感悟

一、实践内容
1.档案整理工作:从零散到有序的蜕变实践首日,分局工作人员向我介绍了税务档案的分类标准与数字化管理流程。我主要负责协助整理2023-2024年度个体工商户的纳税申报材料,具体包括:
(1)分类归档:按纳税人识别号排序,核对申报表、发票存根等材料完整性。
(2)数字化录入:将纸质档案扫描上传至“金税三期”系统,确保电子档案与实体一一对应。
(3)问题反馈:记录缺失或重复材料,协助联系纳税人补正。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细节的重要性。例如,某次因疏忽将两位纳税人编号混淆,导致后续检索困难,幸得同事及时指导纠正。这次教训让我明白:税务档案不仅是数据的载体,更关系到纳税人权益和行政公信力。
2.税法宣传志愿服务: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7月7日至10日,我参与“税法进社区”活动,与分局志愿者团队在睢阳区古宋街道设立宣传点,具体工作包括:
(1)现场答疑:为商户讲解电子发票开具流程,帮助老年居民使用“个人所得税APP”查询年度汇算清缴结果。
(2)案例分享:通过“某餐饮店因虚开发票被处罚”的真实案例,警示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印象最深的是为一位水果摊主李阿姨解答疑惑。她起初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免征增值税”政策存疑,经耐心解释政策原文并演示申报操作后,她感慨道:“原来国家政策这么贴心,以后一定按时申报!”这让我真切感受到,税法宣传不仅是知识传递,更是信任桥梁的搭建。

二、收获与成长
1. 专业认知的深化
税务档案管理并非简单的“收存查”,而是融合了《税收征管法》要求、信息安全规范及便民服务理念的系统工程。税法宣传需兼顾准确性与通俗性,例如将“增量留抵退税”转化为“多缴税款可申请退回”等生活化表达。
2. 个人能力的提升
(1)严谨性:档案整理培养了我对数字、编号的敏感度。
(2)沟通力:税法宣传中学会用方言讲解专业术语,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3)责任感:目睹税务人员为追回一笔错录税款加班核查,深刻理解“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使命担当。
三、反思与展望
本次实践亦暴露自身不足:如对《契税法》最新修订条款掌握不全面,在社区答疑时未能详尽解答房产交易涉税问题。未来计划系统学习《中国税收制度》教材,并持续关注国家税务总局官网政策发布专栏。
四、结语
两周实践虽短,却让我触摸到基层税务工作的脉搏。档案室里整齐排列的蓝色卷宗、宣传活动中群众舒展的眉头,都凝聚着税务人的坚守与初心。作为新时代青年,我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努力成为法治精神的传播者、社会责任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