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闫立安,中共党员,教授,现任长春科技学院医药学院院长。在国家级杂志发表教育教学论文30余篇,编写教材40余部,任主编15部,主审10余部(其中国家规划教材主编5部),曾获国家级科研成果奖2项,省级科研成果奖4项,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曾获首届中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吉林省优秀教师,吉林省全科医学教育专家,吉林省科技创新能手,吉林省四平市特等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陈树森,副教授,法学硕士,长春科技学院医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主抓团学、学生管理、党建等工作。在科研方面主持课题1项,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浅析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及其对策》被评为2018年度长春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荣获长春市优秀团干部、优秀管理干部等市级荣誉称号;多次被学校评为 “优秀党务工作者” 、“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陈新新,中共党员,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长春科技学院医药学院副院长。讲授《医学心理学》、《医患沟通》、《医学伦理学》等课程。近年来主持、参与省级教学研究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12篇;出版专著1部、指导学生竞赛、课题立项多项、三级眼镜定配工。曾被评为长春科技学院优秀党员、连续多年被评为长春科技学院“优秀教育工作者”、讲课比赛优秀奖、就业先进个人等。

付立波,男,1965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生物学专业,学士,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理学专业,硕士,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专业,博士,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理学专业,访问学者。现为长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专业,教授(3级岗位),硕士生导师。兼职吉林省动物学会理事,吉林省人社厅、科技厅、教育厅和林业与草原局评审专家,教育部研究生论文评审专家,校教学等委员会委员等。公开发表论文80篇,其中sci论文8篇,中文核心期刊29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省级论文43篇,课题20余项,包括主持省科技厅和教育厅等项目,获吉林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科技优秀成果奖共3项(第一位)。主编、副主编及参编教材4部。主讲:生理学(省级优秀课)及实验、动物学及实验、动物生物学及实验,人体组织解剖学及实验,正常人体结构与功能等课程。能胜任的课程:生理学 动物学 动物生物学 普通生物学 正常人体结构与功能 人体解剖生理学1.生物工程:动物生理学;2. 食品质量与安全:普通生物学;3.护理专业:正常人体结构与功能; 4.中医学:生理学;5.康复治疗学:生物学;生理学 ; 6. 护理学:生理学;人体解剖学

孙孟琪,中国科学院大学微生物学博士,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东北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生物学博士后,副研究员,吉林省高层次人才(D类),吉林省科技特派员,吉林省科创专员(科创副总)。现任长春科技学院医药学院副院长,兼任吉林省长白山野生资源研究院副院长(主持工作),长白山生态资源开发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技协吉林浑江淫羊藿科技小院首席专家。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医临床药学会理事,吉林省土壤学会理事,吉林省药学会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延边野山参协会理事,关药博物馆特聘研究员,白山市委组织部专家,吉林省科技厅、教育厅项目评审专家。
研究领域主要聚焦土壤微生物在土壤肥力和污染降解过程中的功能研究;野生植物、菌物资源的挖掘、保护及利用;中药材无公害栽培以及活性成分次生代谢产物筛选与鉴定等。 先后主持参与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20余项;授权专利9项;发表重点期刊(SCI/EI/中文核心)文章30余篇;制定地方标准1个;参与编制吉林省国土空间规划1项,曾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指导吉林省青创大赛三等奖1项,省级科研成果奖5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赛事并获多项国家、省级奖项。

王德友,男,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春科技学院医药学院中医学专业主任,1983年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命题专家。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临床中药学分会常委,长春中医药大学临床中药学学术带头人。毕业后留校,一直从事教学、临床、科研工作。主讲课程《中药学》、《方剂学》。1998年去日本作为访问学者工作一年。先后主持参加和完成18项科研课题,取得科研成果12项;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主编、副主编、参编的著作和教材10余部,其中5部参编《中药学》为国家统编教材;主编《中医学》教材一部。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长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临床中擅于运用中药治疗冠心病、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月经不调、痛经、湿疹、痤疮、新冠后遗症等疾病,在中医临床工作中注重亚健康人群的调理和治疗,做到未病先防。

王海燕,中共党员,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1996年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主讲课程《内经选读》《中医妇科学》主持参加多项科研课题学术研究,获得多项医疗成果奖。作为第一完成人主持的科研课题《增液润节汤治疗阴虚血瘀型膝骨关节炎的试验与临床研究》获得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参与研究的科研课题《强直性脊柱炎的系列研究》获得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参与研究的科研课题《重度僵硬性特发性脊柱炎侧弯矫治新技术和病因学及致病基因筛查研究》获得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先后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曾担任全军中医学会中医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沈阳军区风湿病分会常务委员,吉林省医学会风湿病学专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吉林省经筋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等职务;曾获得军队国务院特殊人才津贴。

王姝琛,医学硕士学位,教授,医药学院中医系教师。长期致力于中医药文献与文化的研究。主要讲授《医古文》《中医文献学》《中医药古典文献学》等课程。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和参与科研课题10余项,主编、副主编、校勘注释中医药典籍20余部。其中校勘注释的《医钞类编》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三等奖、吉林省中医药学术著作一等奖,《格致藁》获吉林省中医药学术著作二等奖。

张凤瑞,男,教授,长春科技学院医药学院副院长。1986年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从事教学、临床、科研工作。主讲课程《中医内科学》、《针灸学》等。国家执业医师、执业药师考试命题专家,国家执业药师工作专家,中华医学会会员、临床中药学学会会员,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审专家,中医专业中药学课程联盟理事,中药专业中药学课程联盟理事,吉林大学学报审稿专家。2005年10月到日本铃鹿医疗科学大学东洋医学研究所做骨质疏松的药理研究。副主编、参编著作20余部,其中较有名的为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参编《今日中医内科》;中医古籍出版社参编《中国历代名医名术》;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学辞海》;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副主编《糖尿病肾病研究》、主编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吉林省单方秘方》等。参编教材、教辅教材二十余部,其中主编五部、副主编四部,均为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其中主编执业医师、执业药师教辅书五部。副主编《中医药学概要》、《中药处方点评》、《中成药学》、《中医四季养生学》,余者均为编委。先后主持、参加和完成10项科研课题。

刘芳芳,中共党员,教授,教学名师,医学教指委委员,现任医药学院中药学专业主任。主讲《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课程,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主讲的《中药药剂学》课程获得吉林省教育厅立项《中药药剂学》课程思政示范项目,主讲的《中药鉴定学》课程也被评为抗“疫”期间在线教学典型案例。主持完成吉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鹿鞭的成分组成与肾损伤保护作用相关性的研究”、长春市科技局科研项目“花鹿茸中多活性组分的综合提取技术研究及鹿茸活性蛋白粉的研究”等6项课题,参与完成10余项科研课题,获得项目资助3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5篇,其中SCI 4篇、北大核心及重要期刊14篇。受聘长春科技学院首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多次被评为学校年度先进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优秀教师。

刘岩,男,1982年出生,党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主任,医药学院杏林教师党支部书记。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吉林省D类人才、吉林省技术能手,吉林省青年技术能手,吉林省科技特派员,吉林省药学会中药天然药专业常务委员,吉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会员,中药学专业核心课程联盟理事,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教学新秀、优秀教师、科研先进个人、优秀教学质量奖。主讲《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栽培学》、《中药资源学》。主持完成教科研课题3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参编教材1部。发表SCI论文 2篇,国家核心期刊5篇,省级期刊20余篇。指导学生完成吉林省大创项目10项,指导学生参加吉林省“互联网+”大赛 “挑战杯”大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多次获奖。

张晶,博士,二级教授,中药学专业教师。主讲《中药化学》、《中药研究法》、《仪器分析》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药效作用物质基础及中药质量评价。主编教材1部;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论文50余篇;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2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项。

王露露,中共党员,医学博士,讲师,中药学专业副主任。主讲《中药炮制学》、《中药贮存及养护》等理论与实践课程。主要从事中药药效成分及活性、中药质量评价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权威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收录论文10余篇;参编相关专著1本,专利2项;作为主持人或核心成员完成省部级4项,校级项目1项;指导学生完成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课题1项。

刘志洋,党员,教授,吉林省D类人才,硕士研究生导师,吉林省首届职业技能大赛个人银奖获得者,第二届金牌选手指导教师、优秀指导教练,吉林省技术能手,吉林省青年技术能手,吉林省企业科创专员(科创副总),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首席专家。药用植物学课程全国中青年骨干教师,中药炮制工高级考评员、省技能大赛裁判,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全国本科论文评审专家库专家,吉林省青科协会员,吉林省药学会中药天然药专业委员会委员,校硕士点建设团队骨干教师。
主讲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中药炮制学等课程。近五年,共主持省级教科研项目7项(省重点项目2项,一般5项),校级2项。参与项目8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市级6项。近五年,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共24篇,其中SCI 4篇,核心5篇。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思政和教改类论文5篇,省级论文十余篇。主编专著1部,参编国家级(百佳)出版社教材1部。取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其中第一发明人2项,第二发明人1项。指导学生共获奖43项,包括国家奖23项,省二等奖4项,省三等奖10项,校奖6项。指导学生发表论文12篇,知网收录作品5项,获批专利3项。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大赛,获得省铜3项,校银3项,校铜3项。

闫福源,博士,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现任长春科技学院医药学院中药教研室教师。主讲《生物技术概论》等课程。主要参与省级课题3项,包括吉林省中药材地方标准项目、吉林省地方药材标准化项目以及吉林省特色药材炮制规范项目。曾获得“吉林北药杯”第二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获得吉林省科技成果奖1项。

刘岱尧,博士,医药学院专业教师,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主要研究天然产物的提取与药理作用,博士期间主要从事大型真菌多糖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发表SCI一篇,参与发表国内外论文10余篇。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课题,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和科技厅等重大科研项目多次。

田义新,博士,教授,医药学院中药学专业教师,讲授《药用植物学》、《中药研究与应用》课程。2024年5月以银龄教师身份受聘,之前在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中药资源系工作。从教35年来,累计培养本科生2000余名、硕士研究生60余名。主持完成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12项。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育成中药材新品种2个。获得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代表性作品为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药用植物栽培学》“十四五”规划教材。

王晓岩,讲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现任医药学院中药系教师。讲授《中药药理学》等课程。参与国家课题1项,主持省级课题2项,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北大核心论文发表北大核心期刊论文6篇,SCI论文4篇。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大赛并获优秀成绩。

王晓晶,女,中共党员,毕业于吉林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讲师,双师型教师。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眼健康科普委员会委员。发表论文10余篇,省级核心一篇,sci文章一篇。专利一项。主编《验光技术实训指导》一书,编写《医学心理学》教材。从事眼视光学教育已有18年,国家眼镜验光员一级技师,国家眼镜定配工二级技师,吉林省眼镜验光员和眼镜定配工高级考评员。先后指导学生获得大学生互联网➕大赛省级铜奖两次,指导专业学生参加大学生专项立项三个。先后获得校级优秀教师、优秀毕业工作个人称号。

刘丽波,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吉林大学,现任长春科技学院医药学院眼视光专业教师,讲授《预防医学》、《社会医学》等课程。以主编和副主编身份出版教材2部,专著3部,参编著作6部。主持国家卫健委项目5项;以第一起草人身份制订国家职业卫生标准4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5篇。现兼任国家卫生健康标准委员会放射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职业病诊断与鉴定技术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函审专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函审专家等职务。

赵井峰,男、教授。1986年7月毕于白求恩医科大学环境医学专业,学士学位。工作期间编写国家规划教材《社区卫生保健》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健康教育》 任副主编 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担任过中华预防医学学会中专学组委员会委员,获得市级先进教育工作者一次。

闵晓松 中共党员,临床医学,学士,主任医师,外科专业执业医师,吉林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主讲《临床医学概论》、《全科医学概论》、《外科学》。主编国家规划教材2部,参编教材10余部,第一作者发表专业论文多篇。

袁洪平 专业主任,医学硕士,执业医师。从事教学、科研、临床工作38年。主讲康复评定学、运动治疗学、针灸学等10余门课程,副主编康复疗法学、康复治疗技术等及参编教材10余部,发表论文20余篇,著作20余部。参与的课题获省科学技术进步2等奖2项,获优秀教师2次。

胡 辉,主任医师,教授,长春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从事临床、教学工作三十多年。长春市卫生健康系统“优秀医师”,长春市“十四五”特色专科学科带头人,发表国家级论文20余篇,主持省级科研项目4项。擅长用中药、针灸、头针、推拿、针刀、物理疗法及现代康复等技术,对各种疾病进行康复诊治、指导以及对亚健康状态的调理,尤其在康复评定方面有独到之处,在省内外有较高知名度。

董宏飞,医学硕士,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南湖院区康复医学科治疗师长,主管治疗师。中国康复医疗机构联盟康复治疗专委会委员、吉林省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健康产业协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美国Smart Tools筋膜刀治疗认证讲师、中国康复医学会优秀青年康复治疗师、长春市青年岗位能手。
1.

李春花:硕士,教授。主讲“儿科护理学”、“护理管理学”等课程。在儿科护理和护理管理等领域发表期刊学术论文数十篇、编委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儿科护理学》教材2本,副主编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儿科护理学》教材三本。

柳明仁:中共党员,教授,护理学博士学位,毕业于韩国忠南大学,硕士生导师。主讲《外科护理学》和《康复护理学》等。发表核心论文及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培养了40余名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编、副主编、参编各类国家级统编教材《康复护理学》共10余部。

吕静: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农工民主党党员,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库建设专家。主持及参与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副主编及参编教材共26部,其中连续多次担任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十三五”、“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急救护理学》主编、《外科护理学》副主编工作。2018年主持完成的“小组合作竞赛式教学方式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获吉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李慧敏:中共党员,教授。主讲《内科护理学》、《护理学基础》、《护士礼仪》等课程。参编吉林卫生出版社出版《护理学基础》教材。发表国家级期刊论文数十篇,曾荣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多次荣获市优秀管理者和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孙长波:副教授,中共党员,医学硕士研究生,现任医药学院护理系教师,吉林省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师;养老护理大赛国家级裁判员,主讲:基础护理学、急救护理学、护理学导论;主持省级课题2项,参与课题9项,发表论文13篇,其中中文核心5篇,多次指导老师和学生参加省教育厅和省人社厅比赛获得过一等奖4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4次。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荣获2015年度年校级先进工作者,2020年度校级优秀教师。

刘宏群,硕士,副教授,医药学院基础医学部教师,主讲《生物化学》、《组织胚胎学》、《临床营养学》等课程。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论文8篇,其中SCI 1篇,参编著作3部,主持省级课题4项。获长春科技学院优秀教学质量奖;入选吉林省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优秀案例;获吉林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获“超星杯”吉林省本科高校智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获吉林省高等院校应用型教育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互联网+”大赛并多次获奖。

钱佳利,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春科技学院医药学院基础医学部主任。讲授《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课程。管理医药学院本科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参与医学本科专业教学评估和医学专业认证、新专业申请、基础医学实验室整合与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实训)教学中心筹建等工作。近年主持参与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1项;参与2项。连续三届获得吉林省大学生生物实验技能竞赛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第一作者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篇。

滕亚然,医学硕士学位,国家执业药师、心理咨询师,现任长春科技学院医药学院基础医学部教师。主讲《药理学》课程,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曾参与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参与吉林省科学技术厅科技引导计划项目,参编著作1部,发表文章7篇。

徐凌志,硕士,副教授,长春科技学院医药学院基础医学部教师,讲授《人体解剖学》、《药理学》、《生理学》课程。参与省级以上课题6项,主持完成校内教研课题1项,主持完成市科技局30万元项目1项,发表论文8篇,获得专利1项,参编出版人体解剖学教材1部,指导大学生互联网+大赛,获得省铜奖1项,校银奖2项,指导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创业大赛获铜奖1项。多次被评为学校先进教师,获得吉林省教育厅颁发吉林省首批“教育世家”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