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芳芳,中共党员,教授,教学名师,医学教指委委员,现任医药学院中药学专业主任。主讲《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课程,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主讲的《中药药剂学》课程获得吉林省教育厅立项《中药药剂学》课程思政示范项目,主讲的《中药鉴定学》课程也被评为抗“疫”期间在线教学典型案例。主持完成吉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鹿鞭的成分组成与肾损伤保护作用相关性的研究”、长春市科技局科研项目“花鹿茸中多活性组分的综合提取技术研究及鹿茸活性蛋白粉的研究”等6项课题,参与完成10余项科研课题,获得项目资助3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5篇,其中SCI 4篇、北大核心及重要期刊14篇。受聘长春科技学院首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多次被评为学校年度先进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优秀教师。

刘岩,男,1982年出生,党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主任,医药学院杏林教师党支部书记。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吉林省D类人才、吉林省技术能手,吉林省青年技术能手,吉林省科技特派员,吉林省药学会中药天然药专业常务委员,吉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会员,中药学专业核心课程联盟理事,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教学新秀、优秀教师、科研先进个人、优秀教学质量奖。主讲《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栽培学》、《中药资源学》。主持完成教科研课题3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参编教材1部。发表SCI论文 2篇,国家核心期刊5篇,省级期刊20余篇。指导学生完成吉林省大创项目10项,指导学生参加吉林省“互联网+”大赛 “挑战杯”大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多次获奖。

宋欢,1989年生,硕士,助理实验师。承担本科生专业课程教学、实验室管理、学生毕业论文指导等工作。主讲的课程有《中药分析》、《中药制药及分析》、《中药鉴定学》等课程,其中《中药分析》课程为一师一优课示范性建设课程。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近五年发表中文核心学术论文1篇,省级以上学术论文1篇;参与专利3项,参与省级教研项目7项,省级科研项目3项,主持校级项目1项。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竞赛,共获得校级奖项4项,省级奖项3项,国家级奖项1项。其中第十届、第十四届“挑战杯”吉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分别获得省级三等奖、国家级铜奖;指导生参加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互联网+”大赛及2024年度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分别获得校级铜奖、省级银奖、校级铜奖、校级金奖、校级铜奖;在2023年吉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中药传统技能”比赛,获得省级三等奖。在2021年度工作中成绩优异,获得“优秀教师”称号。在指导学生参加比赛的过程中,先后获得校级优秀指导教师、省级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

李冰,硕士,实验师,现任长春科技学院医药学院中药学专业教师。主讲《临床中药学》、《生命科学导论》、《药用动物学》、《实验动物学》等课程。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7篇,其中SCI论文2篇,CSCD论文 1篇,省级论文4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参与省级以上课题3项。指导学生参加第九届长春科技学院“互联网+”大赛、2024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和第十四届“挑战杯”吉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均获校赛三等奖。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

张晶,博士,二级教授,中药学专业教师。主讲《中药化学》、《中药研究法》、《仪器分析》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药效作用物质基础及中药质量评价。主编教材1部;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论文50余篇;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2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项。

王露露,中共党员,医学博士,讲师,中药学专业副主任。主讲《中药炮制学》、《中药贮存及养护》等理论与实践课程。主要从事中药药效成分及活性、中药质量评价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权威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收录论文10余篇;参编相关专著1本,专利2项;作为主持人或核心成员完成省部级4项,校级项目1项;指导学生完成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课题1项。

刘志洋,党员,教授,吉林省D类人才,硕士研究生导师,吉林省首届职业技能大赛个人银奖获得者,第二届金牌选手指导教师、优秀指导教练,吉林省技术能手,吉林省青年技术能手,吉林省企业科创专员(科创副总),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首席专家。药用植物学课程全国中青年骨干教师,中药炮制工高级考评员、省技能大赛裁判,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全国本科论文评审专家库专家,吉林省青科协会员,吉林省药学会中药天然药专业委员会委员,校硕士点建设团队骨干教师。
主讲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中药炮制学等课程。近五年,共主持省级教科研项目7项(省重点项目2项,一般5项),校级2项。参与项目8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市级6项。近五年,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共24篇,其中SCI 4篇,核心5篇。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思政和教改类论文5篇,省级论文十余篇。主编专著1部,参编国家级(百佳)出版社教材1部。取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其中第一发明人2项,第二发明人1项。指导学生共获奖43项,包括国家奖23项,省二等奖4项,省三等奖10项,校奖6项。指导学生发表论文12篇,知网收录作品5项,获批专利3项。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大赛,获得省铜3项,校银3项,校铜3项。

吴亚楠,助教,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讲授《药物分析》、《药事管理法规》、《中医学基础》等课程。参与发表文章5篇,其中SCI 2篇,国家级期刊1篇,省级期刊2篇。

闫福源,博士,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现任长春科技学院医药学院中药教研室教师。主讲《生物技术概论》等课程。主要参与省级课题3项,包括吉林省中药材地方标准项目、吉林省地方药材标准化项目以及吉林省特色药材炮制规范项目。曾获得“吉林北药杯”第二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获得吉林省科技成果奖1项。

韩雨晴,助教,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现任长春科技学院中药部教师。主讲《药事管理法规》、《药代动力学》、《生物技术制药》等课程。以第一作者发表SCI 一篇,北大核心文章1篇。参与发表文章4篇。

鞠春梅,助教,医学硕士学位,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现任长春科技学院医药学院中药学教研室老师,主讲《中药化学》、《生物技术制药》等课程。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文章1篇,参与发表文章7篇,其中核心文章1篇,省级文章4篇,专利2项。

李冬冰,助教,医学硕士学位,以第一作者及其他作者共发表论文5篇,现任长春科技学院医药学院中药学专业教师,主讲《中药制药及分析》、《中药鉴定学》课程,参与省级课题一项,参编著作一部。

刘岱尧,博士,医药学院专业教师,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主要研究天然产物的提取与药理作用,博士期间主要从事大型真菌多糖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发表SCI一篇,参与发表国内外论文10余篇。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课题,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和科技厅等重大科研项目多次。

栾金花 女,满族,1963年生,理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中国研究生学位论文审核专家,吉林省生态学会会员,吉林省作物学会会员,吉林省科技专家。
1986年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获得农学学士学位;2000年获得农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环境科学专业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植物生态与环境、植物生理生态、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研究生招生方向为中药材学院的植物生态学方向;主讲“作物栽培学”、“农学概论”、“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植物学”等十余门专业课程。

宋欣宏,助教,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讲授《药品生产GMP实务》、《中药制药工艺学》等课程。参与发表文章5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 2篇,其他作者发表SCI 1篇,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2篇。

田义新,博士,教授,医药学院中药学专业教师,讲授《药用植物学》、《中药研究与应用》课程。2024年5月以银龄教师身份受聘,之前在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中药资源系工作。从教35年来,累计培养本科生2000余名、硕士研究生60余名。主持完成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12项。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育成中药材新品种2个。获得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代表性作品为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药用植物栽培学》“十四五”规划教材。

王晓岩,讲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现任医药学院中药系教师。讲授《中药药理学》等课程。参与国家课题1项,主持省级课题2项,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北大核心论文发表北大核心期刊论文6篇,SCI论文4篇。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大赛并获优秀成绩。

于佳慧,助教,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讲授《中药不良反应概论》、《中药鉴定学实验》等课程。硕士期间主要从事天然药物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文章1篇,参与发表论文4篇,参与省自然课题1项。

王安琪,助教,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医药学院中药学部教师,讲授《中药制药及分析》、《临床中药学》等课程。
曾参与省级课题1项,发表核心期刊文章1篇。参与发表文章5篇,其中SCI 2篇,中文核心期刊2篇,省级期刊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