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简介
张卫亮,教授,博士在读,中共党员,吉林省高层次D类人才,中国新闻史学会会员,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会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吉林省传媒学会理事,中国美育网专家委员会理事,吉林编辑出版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命题专家和考评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数字创意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分赛区及终评评委,韩国文化融合与艺术创新国际会议(ICCIAI)学术委员会委员。

二、工作事迹
1. 学术深耕:围绕参茸文化学科构建乡村振兴设计传播理论体系
张卫亮教授自2005年来校参加工作以来,致力于参茸文化传播及乡村振兴与艺术设计赋能的交叉研究,提出“文化基因解码—设计语言转译—产业价值转化”的三维研究框架。他主持及参与的国家社科基金、吉林省社科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社科项目等科研课题,通过田野调查等方法,系统梳理了吉林地区传统村落及参茸文化等文化要素,形成了系列研究成果为地域乡村振兴和地域文化繁荣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2023年指导学生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吉林省选拔赛全媒体运营项目获冠军第一名。2025年3月,参与申报的“参茸文化传播”获评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


2. 实践先锋:打造高校专业赋能地域发展及乡村振兴新范式
张卫亮教授围绕国家及省级科研课题立项,带领师生团队深入吉林、江苏、浙江等地,开展艺术设计及新媒体传播进乡村实践的同时,在参茸文化传播、农产品开发、品牌推广、市场营销、生态农业及乡村旅游发展等方面提出了不少“金点子”,助力乡村振兴。并调研韩国首尔当地的专注于 VR/AR 内容开发及元宇宙领域,利用先进的AIGC技术和行业算法,提供包括虚拟拍摄、图文制作、短视频制作与分发在内的一体化解决方案的The Pict创新型公司。其相关事迹并获搜狐吉林、吉林教育等媒体专题报道。团队还参与了江苏苏州、浙江乌镇等文化名镇的项目更新策划设计,相关成果获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孵化支持。在长春市教委组织的“高校文明杯”竞赛活动中获“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称号。2025年7月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主办的“第八届中国特色新闻学高级研讨班”录取进修学习研讨。同时被重庆大学新闻学院、中国新闻史学会新媒体传播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网络与新媒体讲习班”录取学习。

3. 教学创新:学院领导下培养复合型新媒体传播及技能应用人才
张卫亮教授被邀请在陕西陕西科技大学主办、中国新闻史学会博物馆与史志传播专业委员会协办的“设计的意象与边界”学术研讨会上作《基于中国山水画映射的诗意栖居乡村营造》主题发言,发表论文也获得教育部高教学会学科竞赛排行榜赛项中国好创意(第十八届)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学术论文一等奖。负责承办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高级研修项目“数字传播助力吉林省乡村产业振兴”高级研修班并做主题报告。此外还被韩国釜山大学等高校邀请担任韩国文化融合与艺术创新国际会议(ICCIAI)学术委员会委员。在教学中,以“新媒体内容创意”为核心,以“工作坊+技能竞赛+岗位实战”为培养特色,涵养学生政治品格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以“新媒体+”“人工智能+”为宗旨;注重“数字化、智慧化、实训化”引领;形成“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审美能力、创造发展能力”合力互导的人才培养。2023级、2024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同学在其指导下,分获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2024年度、2025年度大学生专项科研课题立项;其中2023级学生已发表论文并完成课题结项。

4. 社会担当:搭建校地产教合作桥梁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在行知中厚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同时。加入全国几十所高校共建的“新媒体教育联盟”并以高等教育战略发展需求为牵引,动态调整工作重心,突出应用导向,以人工智能赋能信息平台建设,与多所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研室共同成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虚拟教研室。对接吉林省伊通、靖宇、浙江杭州余杭区竹园村等地,研究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项目。在科研立足于应用实践反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了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立项,和学生一起完成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并撰写结项论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未来还将毕业论文撰写、课堂成果展览、学习成果落地等全流程融合转化,已相互签约参与乡村振兴、推动乡村共同富裕。

最终通过构建东北地区“乡村设计产业化·资源交叉运营·新媒体协同”三维体系,创立“文化解码-产业重构-地域赋能”方法论。以长白山参茸文化为核心,首创非遗保护与国际传播双轨模式,通过数字技术将关东民俗美学转化为现代IP矩阵,搭建“采集-创意-跨境”全链体系,推动地域文化国际传播及参茸文化产品获得国际品牌溢价。
三、教授寄语
在长春科技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我们以“跨学科融合”为刃,劈开传统认知的边界。你将掌握技术驱动的创作密码(AI影像/创作工具/数据叙事),在创新工作坊的实验中把灵感淬炼成现象级作品;以社会文化理解为根,用镜头解码肥沃黑土地上的中国故事;凭全球视野赋能本土实践,让吉林长白山参茸文化及地域文化非遗登上国际数字舞台;在这里,多元职业赛道为你敞开:成为乡村振兴的“数字造梦者”、千万粉丝内容的操盘手,或是AI时代的创意创业者!
远赴长白惊鸿宴,一睹吉林盛世颜——让我们在长春科技学院,把你的每个灵感火花,变成照向世界的荧荧星火。
文稿 | 张卫亮
图片 | 张卫亮
美编 | 相煜晗
校对 | 黄秀蓉
初审 | 周文翰
复审 | 张贺亮
终审 | 唐敬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