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新媒体人才?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课程设置该如何跟上时代?AI时代,学生应该具备哪些能力?”4月23日14时,网新专业人才培养论证会暨产教融合交流会在长春科技学院第一教学楼1313室召开,与会专家与网新专业的师生就相关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会议持续3个多小时。长春科技学院党委常委、党政办公室主任孙大伟出席会议并讲话。长春科技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宋卓、语言文化学院·新媒体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张贺亮、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主任张卫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任陶金红、俄语专业主任李敏,以及2023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全体学生参加了会议。

语言文化学院·新媒体学院陈院长主持会议。

会议伊始,播放了长春科技学院、语言文化学院·新媒体学院宣传片。同时,为13位校外学界业界专家颁发了客座教授和实践指导教师聘书。

长春科技学院党委常委、党政办公室主任孙大伟在讲话中,感谢各位专家在百忙之中到长春科技学院指导工作。孙大伟主任对东华教育集团与长春科技学院的整体概况、发展脉络以及学校近两年的突出业绩进行了细致地介绍。他说,东华集团董事长张电达先生是一位有教育情怀的企业家,在他的带领下,东华教育集团未来的发展不可限量。他认为,专家们到长科来,一定会在产教融合方面碰撞出新的火花,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围绕AI时代的机遇与挑战,网新专业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专家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主任张卫亮介绍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他希望通过课赛一体化人的才培养模式,培育高水平、应用型的新媒体人才。

吉林省广告协会会长、吉林省传播学会副会长刘丽在发言中,对网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给予高度评价。她希望吉林省广告协会在文化创意赛事,新媒体发展等方面与学校积极合作,同时也欢迎同学们积极参与协会组织的新媒体创意等各项赛事。

吉林省青少年艺术协会会长、全球吉商联合会文化艺术委员会新媒体专委会会长苏瑞在发言中说到,AI时代,新媒体人才缺口巨大,网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能够与时俱进,相信一定会为新媒体行业储备更多的专业人才。

北方法制报副总编、资深媒体人邹昆仑认为,合格的媒体人必须要有敏锐的政治嗅觉,同时,还要有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和扎实的文字功底。他希望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他愿意亲自为同学们授课,并借助自己的人脉,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吉林省天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苏奇,希望与学院在网络直播、跨境电商等方面有更深层次的合作,希望学生在毕业后就能无缝对接企业的岗位,他愿意为网新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的机会。

高校创新创业项目负责人宁海涛希望与学校在创业创业项目孵化、培育方面深度合作,他愿意为同学们在创新创业方面搭建更多的平台。

传奇影视品牌策划公司创始人、壹视频传媒运营人传奇老董认为,同学们的文字策划能力非常重要,他希望同学在大三实习期间就到公司来,提前感受岗位的需求和能力。

吉林省盘古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总监程显敏在发言中说,在新媒体领域,网新人才缺口很大,他诚挚邀请老师和同学们到公司来,也希望与学校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吉林省盘古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总监程显敏在发言希望同学们尝试开设视频号,运营视频号,他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机会。他希望网新专业在文案编辑人才培养方面,可以多发力。
可视化电商(影视)负责人王添认为,AI技术势不可挡,特别是短视频制作方面,AI技术应用很广泛,希望同学们能够勇敢地拥抱新技术。
吉林艺术学院教学督学王星儒副教授,对我校网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你将来从事的职业,未必是你现在所学的专业。因此,要掌握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未来出圈做好知识储备。
吉林动画学院电影学院副院长、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主任温丽君分享了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经验,她希望与网新专业在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方面有深度合作的机会,形成优势互补。
学校教务处副处长宋卓在发言中,希望在座的各位专家,多支持网新专业的发展,也希望多给同学们创造实习和就业机会。
历剑,亚术建筑装饰设计(北京)有限公司周伟伟参加了会议并发言。
通过交流研讨,为我院网新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为学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奠定了良好基础。陈院长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学院将进一步优化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也希望通过产学研合作,在技术、人才、资源等方面形成优势互补,共同打造区域产教联合体,以此提高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未来,学院将持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行业和岗位所需关键能力,为社会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