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建设 -> 团学工作 -> 正文

视觉艺术学院开展我为同学办实事之“反诈卫士,你我做起”宣传活动(一)

发布日期:2023-12-10 点击次数:

视觉艺术学院开展我为同学办实事之“反诈卫士,你我做起”宣传活动(一)

在生活中

大家难免在网上接触各种陌生人

其中难免有诈骗分子

一定要仔细甄别

视觉艺术学院开展诈骗案例反诈宣传活动

一起来看看吧

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电信诈骗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防诈能力,保障学生财产安全,遏制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视觉艺术学院于2023年9月12日开展我为同学办实事之“反诈卫士,你我做起”宣传活动。

2023级辅导员朱羽琪老师带领权益部和生活部工作人员准备了宣传单和宣传海报,深入学生寝室向同学们详细介绍反诈知识、电信诈骗的种类、惯用方法,以及遇到诈骗时如何应对、处理等安全知识,并提醒同学们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帮助同学们了解网络诈骗的危害性。


微信图片_20231210195300.jpg

微信图片_20231210195315.jpg


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擦亮双眼,绷紧心中的防范之弦,杜绝“贪婪之心”,克服“恐惧之心”,放弃“好奇之心”,警惕“麻痹之心”,做到相互提醒、帮助,不让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共同构筑防范电信诈骗的城墙。

2023年5月,W女士到属地警局报警,经查:事主接到一个快递客服电话,称事主购买的快递不慎丢失,现需要向事主进行理赔。让事主添加其好友,后对方通过视频,要求事主向对方提供的银行卡内转账,称是账户核验,稍后会退回。事主信以为真,按照要求转账3笔后,未收到退款。且对方要求再转账1笔,事主才意识到被骗,遂报警。事主共计损失10800元。

虚假客服伪装深,转账汇款前一定要确定对方身份真实性。牢记——不要随意添加陌生人联系方式或登录陌生的网址,转账汇款就是诈骗。

2023年5月,R女士前往警局报警,经查:事主在家中接到一自称“XX银行总行工作人员”的电话,称事主在XX银行办贷款没操作好,现产生高额利息,让事主添加好友进行语音通话,并附带一网址,要求事主登录“公民网贷信息办理.com”,只要按指示操作即可避免产生利息,信以为真的事主按照对方的指示操作,后对方以利息还没还进去为由让事主转账四笔,直至对方要求事主转账第五笔时,其意识到被骗,共计损失82580元。

诈骗分子一般都在国外,一旦上当受骗,钱财将无法追回,而且,诈骗花样层出不穷。平时水宝们要提高识骗防骗能力,要睁大“火眼金睛”,守护好自己的辛苦钱!

我们要时刻牢记——银行工作人员办事不会电话操作,更不会利用聊天APP等工作;凡是陌生人要求事主转账汇款、转账至“安全账户”、扫码汇款的就是诈骗!

2023年5月,Q同学前往警局报警,经查:事主刷抖音时,看到一视频称可以免费领游戏“蛋仔派对”的皮肤,遂通过扫二维码进入群聊,对方称要领免费皮肤需要加客服好友,事主添加后,对方要求扫视频里面的另一个二维码,但扫描后显示违法领取皮肤,需要承担法律责任。随即对方要求事主添加“民警”处理,通过语音聊天,事主按照指示下载了“腾讯会议”APP和“云闪付”APP,通过腾讯会议APP与对方屏幕共享,通过其母亲绑定的银行APP向对方分别转账5笔,后其母亲发现孩子被骗,共计损失31760元。

勿贪免费小物品,不加陌生人,不给验证码。微信、QQ交友一定要谨慎,注意辨别,不贪小便宜。

守护钱财尤重要,需大家守护好自己的钱包。家长要管好自己的孩子,管好自己的手机和密码。

近年来,公安部会同工信部、中国人民银行持续深入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综合采取多种防范措施,最大限度预防案件发生、减少群众财产损失,联合推出了国家反诈中心APP、96110预警劝阻专线、12381涉诈预警劝阻短信系统、全国移动电话卡“一证通查”、云闪付APP“一键查卡”、反诈名片、全国互联网账号“一证通查2.0”等七大反诈利器,为人民群众构筑了一道防诈反诈的“防火墙”。

诈骗分子手段狡猾多变

大家平时要多多留意

谨防诈骗

避免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