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我校团委组织开展探访退伍老兵活动。这75年标志着中国历经沧桑巨变后的成长与发展,是对国家发展历程的回顾与总结,标志着国家经历了长期的奋斗和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随着时间推移,许多见证国家建立初期艰难斗争的退伍老兵逐渐步入暮年,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段活的历史。在这一特殊时期,我校志愿者团队重访退伍老兵,不仅是对那段峥嵘岁月的深切怀念与致敬,也是对红色文化、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发扬。感受退伍老兵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独立、解放而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使命感具有重要意义,亦能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2024年9月27日,伴随着和风煦日我校志愿者团队前往长春市双阳区后于家屯探访曾参与过抗美援朝战争的退伍老兵——王守林。退伍老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见证者,他们身上承载着无数感人肺腑的故事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志愿者们亲身聆听老前辈们讲述那段峥嵘岁月里的英勇事迹,感受那份深沉的爱国情怀。

上午8:30,我校志愿者团队由社区工作人员带领一起前往抗美援朝退役老兵家中进行探访。通过社区工作人员讲解我们了解到抗美援朝退役老兵名为王守林,年龄92岁,17岁参军,1950年入伍志愿军隶属于志愿军第38军,被誉为“万岁军”。
薄礼承深情,简单实用的礼品承载着年轻一代对抗美援朝退伍老兵无私奉献、英勇抗战精神的敬意,同时也是对他们过去付出的一种回馈。志愿者的亲切问候和精心准备的礼品,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慰藉,更重要的是给予了精神上的支持。王爷爷及其家属对志愿者的到来表达了欢迎与喜悦,并且十分关心孩子们的成长和生活。




“我17岁参军,1950年入伍,51年战况最激烈。从丹东过江入朝鲜,一入朝鲜就开始作战。”“其实毛主席早就把军队布置在江边上,第一时间就能出兵作战。”“我们刚开始出三个军,我是中线,属于38军。”“哪有军队哪的老百姓能吃饱。”“我们中国的军队把朝鲜那些因为战争失去父母的儿童带回中国,把他们抚养长大,长大后再送回朝鲜。”王爷爷回忆起70多年前战争的惨烈,平民百姓遭遇的苦难时不禁落泪。志愿者们听到老人所经历的种种也不禁哽咽,战争不是为了掠夺与征服,而是为了守护与安宁。王爷爷是如此,千千万万为国捐躯的战士亦是如此。


新中国成立已有75周年,如今的中国繁荣富强。过去成为历史但未来可期,王爷爷对新一代青年更是充满了关怀,我们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记住自己为什么出发,无论前路多么坎坷,都要坚持理想,保持初心,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一枚小小的徽章,是历史的见证。它见证了王爷爷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岁月。它见证了无数志愿军战士为了国家和人民,义无反顾地奔赴异国他乡。它见证了硝烟弥漫的战场、震耳欲聋的炮声、舍生忘死的冲锋。志愿者们在慰问中聆听王爷爷的战斗故事,感悟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不畏强敌、英勇奋战的精神。志愿者们纷纷感慨,在与王爷爷的交流中,我们深刻意识到退伍老兵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深刻理解到今天的和平与繁荣来之不易,从而培养起对国家和社会的感恩之心;深刻感受到国家发展的日新月异和巨大变革,正是由于党的正确领导铸就辉煌的今天。


我校志愿者团队歌唱《百年》献给抗美援朝退伍老兵,《百年》不仅是国家近百年来的发展历程,更是对老人长命百岁的美好祝福。王爷爷听完后鼓掌说到“孩子们,国家的未来是属于你们的。你们就是未来建设和平年代的顶梁柱。你们要敢于担当,不要怕困难。”

日暖风和,志愿者们挥手与王爷爷告别,王爷爷站在门口望着志愿者们离去,挥舞着手,眼中有着不舍,也有着期望。双眼中含着热泪,是在与残酷过去的告别,也是对美好未来的殷殷期待。志愿者们明白抗美援朝退伍老兵们用热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胜利,退伍老兵们是时代的楷模和榜样。他们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将为志愿者们树立起一座座精神丰碑。通过学习和效仿这些榜样,大学生们能够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追求卓越、勇攀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