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鼓励动员大学生通过返乡实践,将书本知识与群众实践进一步结合,用脚步丈量吉林大地,锤炼意志品格,磨炼社会化能力,贡献青春智慧,服务家乡建设。校团委于2024年12月精心安排部署,组织开展了政务实践、企业实践、乡村振兴、公益服务、社区服务、兼职锻炼、文化宣传、网络“云实践”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奉献社会的机会,助力家乡发展,引导他们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本次寒假共有879名青年志愿者报名参加返家乡志愿活动奔赴全国多个省深入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校团委高度重视宣传引导工作,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优势开设返家乡活动专栏。各分团委积极打造网络思想引领新高地,公众号聚焦青年志愿者思想引领,累计推送150余篇报道,全方位展示返乡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精神风貌。第三期内容:文化宣传、网络“云实践”七、文化宣传
志愿者:语言文化学院 袁欣然服务地:吉林省长春市大房身社区袁欣然表示:“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我逐渐意识到了作为时代的新青年,应当积极为社会做出贡献,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家乡的繁荣与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志愿者:职业技术学院 徐苗苗服务地:河南省开封市禹王台区徐苗苗表示:“通过这次实践,我收获很多,我深刻体会到了社会做贡献的意义。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社区生活,也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未来,我将继续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社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志愿者:医药学院 魏思涵服务地:共青团濮阳市华龙区委魏思涵表示:“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了礼仪在社交和公共场合中的重要性。同时,我也对华龙区的政治生活和“三个一批”项目建设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政协会议期间,我有机会近距离观察政协委员们的讨论和决策过程,感受到了他们为地方发展积极建言献策的热情与责任感。作为大学生,我们也有责任关注社会、参与公共事务,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象征青春底色的那一抹“实践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八、网络“云实践”
志愿者:智能制造学院 刘鑫睿服务地:桦甸市新政村村委会刘鑫睿表示:“回顾这段返家乡志愿服务经历,我收获的不仅仅是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更是对家乡、对社会的一份责任感。它让我明白,无论我们走得多远,家乡永远是我们的根,我们有责任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次志愿服务,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学会关爱他人,懂得感恩。”
志愿者:生命科学学院 范小轩服务地:太原市兴隆信科技有限公司范小轩表示:“这次社会实践不仅让我更加了解了家乡,也让我更加热爱家乡,我觉得自己应该更加珍惜这次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同时,我也希望自己能多多参与到这种社会实践中,为家乡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也不断提升自己。”
志愿者:经济与管理学院 纪雪服务地:共青团青县委员会纪雪表示:“这次参观,不只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情感的触动。那些文物承载着青县的记忆,见证着家乡的发展变迁。我深刻领悟到家乡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为自己是青县人而倍感骄傲。”
校团委通过组织“返家乡”活动,充分发挥了引领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的作用,搭建了长科学子与家乡联动的实践平台。通过深入基层、服务家乡,长科学子能够更深刻地了解家乡的发展需求和社会问题,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们也将持续号召更多青年学生心怀家国、情系桑梓,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