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艳,无党派人士,教授,现任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专业主任,吉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会员,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评审专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吉林省科技特派员,吉林省D类人才。吉林省高水平工科基地负责人,吉林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负责人。
主要从事微生物资源与开发利用,近年来编写专业教材2部,发表教、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 SCI 4篇,获批国家专利5项,主持及参与完成省级科研课题10余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获得校级优秀教学质量奖1项,获得“长科好人”·最美教师暨黄大年式好老师称号,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并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主要事迹
刘艳老师从教17年来,她始终扎根在教学一线,潜心治学,开拓创新,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她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勇挑专业建设重担,为生物工程专业建设做出了自己最大的贡献;她严爱相济,教书育人,三尺讲台追求教育理想,教学评价综合排名保持在校优秀;她学无止境,勇于创新,教研科研相辅相成,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她以生为本,以身作则,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课上课下如盐入水,润物无声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勇挑专业建设重担
刘艳老师始终把专业、教学和学生放在第一位,想学院、专业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在生物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申报和省级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申报的工作中,认真准备材料,积极出谋划策,加班加点,为获批吉林省卓越工程2.0试点专业及卓越工程师省级高水平教学基地(2023年获批)做出了自己最大的贡献。
二、严爱相济,教书育人,三尺讲台追求教育的理想
刘艳老师主讲的《发酵原理》获得校级“1师1优”课示范课程,并与企业建立案例库,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应用型人才。针对学生学情,按照企业标准,主编实践教材《生物工程应用技术实验指导》。参与编写专著《人工养殖鹿肉的45种烹饪方法》1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刘老师善于采用探究式、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备课详尽,课堂节奏掌控好,并且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课堂气氛活跃,和蔼亲切如沐春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些课程的课程质量评价和问卷调查结果均显示,课程目标达成度高,学生非常满意。
三、以生为本,以身作则,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刘艳老师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在新工科背景下,加强学生培养是教育之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提升工程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作为专业建设的出发点。通过“学赛、学研、学用、学创”的四个结合将专业竞赛、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全面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从知识体系、职业素养、应用创新能力“三个维度”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四、学无止境,勇于创新,教研科研相辅相成
从教至今,承担省级科研项目两项、参与国家青年基金1项,参与省级以上科研课题15项,校级基金项目1项。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近30篇,实用新型专利授权8。由于有着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加之注意学科理论动态和吸收最新科研成果,刘老师做到了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教研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