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三全育人 > 正文

管理育人 | 筑梦长科,甘为科研铺路石

发布日期:2021-11-02 浏览次数:

 长春科技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育人特点,紧紧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等十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涌现出了于南飞、田雨虹、靳洪波等一批干一行、爱一行,恪尽职守,立足本职育人的先进典型。他们有的是负责学校网络维修工作人员,有的是站在三尺讲台的一线老师,有的是手握方向盘的校车司机......虽然都是学校“小人物”,却在波澜不惊的平凡生活中用自己的生命热忱让你我重拾感动与感激之情。从本周开始,我们将陆续推出他们的先进事迹。

筑梦长科,甘为科研铺路石
“科研组织,组织科研,永远在路上,吾将不忘初心,无怨无悔,继续奋力前行……” 邓永砚如是说。
作为长春科技学院科研处管理人员,一直以来,邓永砚立足科研岗位,认真履职尽责,牢记育人理念,积极主动做事,先后获校“先进工作者”、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先进工作者”等校级、省级荣誉称号。
投身科研,爱岗敬业
邓永砚到长春科技学院从事科研管理工作以来,充分利用学到的专业知识,全力做好科研工作,把工作完成质量的好坏,当作对自己责任心、能力的考验,自我的打磨与考量。为尽快完成角色转换,认真学习与钻研教育科研方面的书籍和报刊杂志,自修各种教育理论和专业文化知识,不断更新理念,提高自身素质,坚持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促进教研,教研服务科研,在平时的工作中,他不断学习相关科研新政策、新制度、新方法,做到思想与言行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参加吉林省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专题培训班,以最新的理论和方法来完成学院的各项工作。
攻坚克难,勇挑重担
“科研需要不懈努力,服务科研更要付出辛苦。”邓永砚说。2017年,学校进行本科教学合格评估,需要收集整理完善有关资料,工作量之大、收集资料之难令人始料未及。他放弃节假日休息,加班加点辛勤工作,从资料查找、整理、录入、编校、设计、排版、印制……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最终克服时间久远档案资料缺失、成果原件难以找寻等问题,圆满完成了《长春科技学院科研管理制度》汇编,撰写完成《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修订了学术著作资助办法、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学术委员会章程、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等10余项科研管理制度,有力促进了学校科研核心竞争力的体系建设、扩大了学校的学术影响力。
2017年暑假期间,学校宁静安详,老师们都已开始悠闲的假期生活。那个阶段恰逢学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授权点的申报,为了完成此项任务,邓永砚积极与各分院院长及重点学科负责人、校(含校级)以上科研平台负责人探讨,交流沟通,结合学校实际,多次召开申硕及科研工作会议。经过近两个月夜以继日的工作,成功完成《长春科技学院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2017—2020年)》,经吉林省教育厅统一答辩,学校成功获批“硕士点立项建设单位”。2016年学校被吉林省教育厅评为“先进工作单位”。
倾听心声,热心服务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多年来,每到国家、省市级课题申报期,他总是提前做好并总结出课题申报要点,手机24小时开机,全程指导,想老师所想,急老师所急,做老师所盼,精准服务。
一位李姓老师因为孩子幼小,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项目申报,上交材料不符合规范,邓永砚了解情况后,主动与上级沟通,放弃休息时间同该位老师一起探讨交流,修改申报书,最终成功立项。当收到立项通知书时,该位十分惊讶,感激的泪水夺眶而出:“学校科研处真是心系老师,全心全意为老师服务,我一定在科研上多出成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邓永砚在做好科研服务的同时,心怀对学术的敬意,对现实的关注,对问题的探索,积极投身教学科研,他一直立足于学术前沿与现实问题,致力申报课题,撰写高水平论文。周末、假期加班加点,出差旅途中不忘搜集资料;有时为了一个思路的完整呈现,通宵达旦,为了抓住瞬间的灵感,常常在半夜里爬起床……
 付出终有收获,几年来他先后主持、参与“民办高校科研平台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民办高校科研发展的政策扶持与管理体系研究”、“源于金属有机骨架配合物的无金属碳基材料的合成与氧还原活性机制研究”等近10项省级课题,发表各类论文10余篇。
倾心倾力,精益求精是邓永砚工作的基本原则,在科研管理这个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秉承“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以敬业无私的奉献、一流的业绩,在科研管理的道路上砥砺前行。